全世界的鹿約有40多種,分布在我國的有19種。梅花鹿、馬鹿是我國主要的茸用鹿。

梅花鹿,別名花鹿,鹿,分布東北、安徽、江西和四川,國家一級保護動物。梅花鹿是一種中型鹿,體長140-170厘米,肩高85-100厘米,成年體重100-150千克,雌鹿較小。雄鹿有角,一般四叉。背中央有暗褐色背線。尾短,背面黑色,腹面白色,夏毛棕黃色,遍布鮮明的白色梅花斑點,故稱“梅花鹿”。
馬鹿,別名赤鹿,八叉鹿,白臀鹿,屬于偶蹄目鹿科,大型鹿,體長180厘米左右,肩高110-130厘米,成年雄性體重約200千克,雌性約150千克。雄性有角,一般分為6叉,最多8個叉。夏毛短,通體呈赤褐色,冬毛灰棕色。分布于東北、西北和四川、西藏等地。
東北梅花鹿采收的叫"花鹿茸",質量最優;東北馬鹿采收的叫"東馬茸",品質較優;西北所產的叫"西馬茸",品質較次。鹿茸為鹿科動物梅花鹿或馬鹿密生絨毛的幼角。梅花鹿、馬鹿在生下后8-10月齡的雄性小鹿,額部開始突起,形成長茸基礎,2足歲以后,鹿茸分岔,鹿茸以3-6年所生的為佳。
鹿茸質柔韌,體輕氣微腥,味稍咸,是名貴藥材。鹿茸中合有磷脂、糖脂、膠脂、激素、脂肪酸、氨基酸、蛋白質及鈣、磷、鎂、鈉等成分,其中氨基酸成分占總成分的一半以上。鹿茸性溫而不燥,具有振奮和提高機體功能,對全身虛弱、久病之后患者,有較好的強身作用。

服用鹿茸可增強心臟收縮力,特別是對增強機體機能、消除疲勞有著顯著的保健療效。
鹿茸在加工切片中,由于切片的部位不同,其形狀、名稱和質量也不同。藥用的鹿茸常加工成切片出售。藥用價值最高的是鹿茸角尖部分的切片,俗稱“臘片”和“血片”,但數量很少。這種上品鹿茸通常呈淺棕色或棕色、半透明圓形薄片,氣味微腥,有輕微的咸味,在薄片周邊外皮有紅棕色或棕色茸毛。
一根花鹿茸能出的“血片”不過十幾片,之后就是鹿茸中上部的“粉片”和靠近根部的“老角片”,這兩種鹿茸多為圓形狀、粉白色(或者淺棕色)的厚片,質地堅硬粗糙,沒有骨質或略有骨質,中間部分有肉眼可見的蜂窩狀細孔,氣味、味道跟“血片”相同。馬鹿茸在加工時是不排血的,所以馬鹿茸的粉片和老角片也是紅棕色的。

不過要區分這二者并不難,需要注意三點: 1,注意鹿茸片表面的質地,質地細膩,沒有小孔的為血片; 2,看周圍茸毛的毛色,青色的是馬鹿茸,而非花鹿茸血片; 3,看鹿茸片的大小,切記小的才是上等血片。
|